A: 根据产品技术报告上的顺序添加各个组分。整个过程需要在分散机或者熟化机上完成。
A: 粒径越小,浓度越高,温度越高,越具有容易凝集的趋势。
A: 二氧化硅单独使用时不具备成膜性,所以作为涂层使用,需要与树脂合并使用。
A: 胶体溶液是指分散相颗粒尺寸在1-100 nm之间,均匀分散在连续介质中且能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一般胶体溶液都保持高透明性。如果需要长时间存储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应采用胶体分散。固体粉末分散在溶液中形成的浆液在较短时间内就会沉淀。另外,胶体制品一旦干燥成为粉末后就很难再分散。
A: 铝或铝合金及铁制品基材需经历溶剂洗净,气体洗净,烧碱脱脂三个步骤去除表面的油污。干燥后必须经过粗糙化处理,可用#60-#80的金刚砂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后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表面,表面处理后迅速喷涂底层涂料。超过12小时后表面又会形成新的氧化层,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A: 基材在喷涂前需要在100-150℃左右的烘箱内预热,基材表面温度在45-55℃以上。预热基材,可以避免缩孔和流挂现象。
A: 缩孔的原因通常是油污导致。油污的来源可以检查压缩空气中是否混有油污;基材上是否沾有油污;喷砂用的沙砾是否沾有油污。水分也可能导致缩孔,例如检查压缩空气中是否混入水分;是否与水性涂料共用生产线。此外当基材的温度比室温低的时候会造成结露,预热基材到45-55℃以上可以避免缩孔。
A: 针孔非常小并且贯穿整个漆膜通常是由于基材上含有的气泡或溶剂被底漆包裹无法排除,在固化过程中,气泡缓慢上升形成针孔。如果烘烤升温太快,导致表面溶剂挥发太快,内部溶剂蒸发受阻,气泡破裂形成针孔。喷枪气压过高也会导致空气裹入导致针孔。
A: 喷枪距离基材过近,旋转速度过快,预热温度不够高,喷涂膜层过厚都会导致流挂现象。
A: 基材预热温度太高;升温速度过快;喷涂膜层过薄;喷涂前没有对涂料进行过滤;喷涂前涂料搅拌不充分或者搅拌过分等原因都会导致橘皮现象产生。正确的前处理方式为用分散机在50-100 rmp的转速下,分散10-20分钟。
A: 涂料膜厚过厚;涂料本身挥发速度太快;涂料本身填料含量过高。
A: 基材是否充分清洗脱去油脂和各个部位喷砂均匀是影响涂料附着力的关键因素。干燥温度不足或时间不够也可能导致附着力不够。
A: 烘烤时间太短及温度偏低;工件表面粗糙度过大;喷涂膜厚过低;涂料本身光泽度不够;烘烤设备通风不良。
A: 涂装前的涂料是否进行过滤,需根据产品说明书使用不同目数的筛网过滤;烧结前的周围环境,有无粉尘及空气剧烈流动,需做好防尘措施;基材表面是否清理干净,用软毛刷或空气枪吹去表面的粉尘颗粒。
A: 如在高温下长期保存的话,可能会促进粒子的凝集,建议冷藏保存; 另外对于水分散系的胶体而言,一旦冻结就不能再复原,请在0℃以上的环境进行保存。容器应密闭,避免溶剂挥发。虽然各产品情况不同,但是建议请在购买之后的六个月内使用。
A: 涂料应储存在5-8℃的温度条件下,储存期限为45天(未熟化)。以防止库存涂料的凝集,沉淀。冬季存储应避免涂料因低温产生冻结现象。
A: 熟化后的涂料可在5-8℃的温度条件下储存3天。3天内及时使用完毕。